
货运市场正在悄然变天,曾经的燃油巨头与电动新势力展开交锋,而中国卡车制造商已抢先占领新能源赛道。
“魔塔1165纯电重卡续航超过800公里”、“三一重卡设计专利科幻感十足”——这些突破正发生在当下的中国重卡市场。
2025年上半年,中国重型电动卡车销量已突破8万辆,飙升至81,508辆,而新能源重卡在上半年实现“六连涨”,行业渗透率突破26.03%。
曾经被国外品牌占据的高端重卡市场,如今正被国产电动智能重卡重新定义。
市场复苏与新能源爆发
经历行业低谷期后,2025年中国重卡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复苏迹象。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6月,全国重型卡车销量达9.79万辆,同比增长37.14%,环比增长10.25%。
这一数据给整个行业带来了“超预期”的惊喜。
重卡市场“淡季不淡”的现象,背后是以旧换新政策的全面落地。2025年3月,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的通知》。
国三、国四排放标准的营运货车被纳入补贴范围,同时燃气车首次被纳入补贴对象。
“政策旨在通过补贴手段,鼓励不符合国五及以上排放标准的老旧重卡提前报废并更换为更环保的国六或新能源车型。”一位商用车领域业内人士指出。
政策推动下,重卡市场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增长趋势。
新能源重卡成为最大受益者。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重卡累计销售近7.92万辆,比去年上半年2.77万辆增长1.86倍。这一数据清晰地表明,新能源重卡正逐步取代传统燃油车型,成为市场增长的新引擎。
热门品牌与明星车型
国产卡车品牌竞争格局逐渐明朗,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根据2025年CNPP十大消费者喜爱的重卡品牌名单,一汽解放、中国重汽SINOTRUK、东风汽车位列前茅,陕汽、欧曼AUMAN、三一重卡等紧随其后。
这些品牌在用户中积累了较高人气。
中国重汽作为国内重型汽车行业的先锋品牌,拥有黄河、汕德卡、豪沃等商用汽车品牌。其中,汕德卡C7H已成为国产高端重卡的典型代表,汇集了国内外优秀卡车的DNA,以国产卡车的价格、进口卡车的技术迅速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
重汽豪沃TH7则主打“全生命周期成本低”,五年内维修率仅1.3%,远低于行业平均的4.7%。
一汽解放J6P牵引车在高原路段表现尤为稳定,连续爬坡无动力衰减。解放J6V作为全新一代的J6平地板车型,前脸经过全新设计,更具科技感、年轻化;内饰表现更是多姿多彩,超2米的车高、超1米宽的卧铺、增大1倍的储物空间,让车辆的舒适性提升到了新的等级。
三一重卡作为国内新能源重卡行业的领先者,推出的SE636电动重卡已具备L2级辅助驾驶系统,能够适应快递干线运输的复杂需求。三一魔塔1165纯电重卡续航甚至超过800公里,从目前整个行业来看,这是全球量产且在售车型中续航最长的产品。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凭借多款热销车型在多个省份的广泛分布,实现了高销量和增长。远程星智H作为明星产品,在广东、浙江和河南等多个省份热销。远程星瀚H定义为全新一代新能源智能豪华重卡,可实现纯电驱动、增程驱动、甲醇内燃机直接驱动以及氢能动力驱动的动力组合。
车队与个人的选择差异
在选车偏好上,车队用户与个人司机展现出明显不同的取向。
车队用户更注重全生命周期成本和维修率。重汽豪沃TH7之所以受到车队青睐,正是因为其五年内维修率仅1.3%,远低于行业平均的4.7%。
“靠谱的品牌=低故障率+高残值+强服务网络。”一位资深物流从业者涡轮油侠如此总结。
车队采购时普遍看重TCO(总拥有成本)和产品的成熟度。以福田欧曼为例,其产品涵盖牵引车、载货车、自卸车、专用车等200多个品种,建立了全球数字化超级卡车工厂,拥有冲压、装焊、涂装、总装四大工艺。
这种规模化、系列化的产品线为车队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
相比之下,个人司机更关注驾乘舒适性和个性化设计。比如陕汽德龙M3000采用高强度锰钢车架+双层加强板结构,在西北戈壁地区连续运行8个月未出现断裂。其空气悬架系统支持自动调节高度,过坑不颠,驾驶员舒适度显著提升。
个性化设计也成为个人用户的选择关键。鹰途推出了商务舱、头等舱和生活舱三款车型。配备厨房、卫浴、家庭影院、WiFi、茶几、车载空调、1.4米宽卧铺、抗疲劳健康座椅等设施。
这种创新融合了用户的驾驶习惯,让运输过程更自由。
“开车累、吃得差、睡不安、洗漱难是现阶段卡车司机的普遍感受,”“解决这些痛点直接关系到司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电动智能重卡领先之谜
中国电动卡车的飞速发展并非偶然。自2023年7月1日起实施的更严格的燃油经济性法规为电动卡车的普及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同时,电动卡车在运营成本上的优势也日益显现。
电池价格的持续下跌,已经使得电动卡车成为了一种更具性价比的选择。
在技术路线上,中国商用车企业选择了多元发展路径。大多数车企走的都是纯电动路线,但这种单一发展模式并不利于产业发展。
油侠对此分析:“车企一定要坚持产品的科学发展观,跟路线走方向是对的,但发展的节奏要符合技术、机械产品研发的客观规律。”
中国重卡在智能化领域的发展已领先全球。市面上的纯电动重卡普遍达到了L2级以上的智能化水平。红岩纯电智能重卡结合了5G技术,实现了L4级的高度智能化。
在厂区的自动驾驶专道上,红岩5G+L4级纯电智能重卡能够实现自主规划路径、自动避让障碍物以及自动驾驶等功能。
三一重工则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了一项卡车外观专利,采用了科幻感、未来感、机甲风设计语言,整体采用双色设计,颇具有赛博朋克科幻感风格。从效果图来看,三一重工的设计似乎比特斯拉赛博皮卡还要早。

特斯拉与国产卡车未来对比
当特斯拉Semi卡车还在缓慢推进时,中国电动重卡已经实现了大规模商业化。特斯拉Semi自2017年首次发布以来,生产进度一直缓慢,迄今为止,仅售出了约5万辆。
马斯克曾自信满满地预测,电动卡车的转型是不可避免的,特斯拉必将成为这一变革的领头羊。然而,现实却并未如他所愿。
相比之下,中国电动重卡不仅在国内市场销量飙升,更是开启了出海征程。2023年中国重卡海外出口销量约27.5万辆,同比增长近60%,出口销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重汽是重卡出海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去年一整年下来,中国重汽重卡海外市场销量突破13万辆。
在核心技术方面,中外电动重卡也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特斯拉Semi脱离了传统燃油车型的约束,全新正向设计纯电重卡,采用最新最适合纯电重卡的底盘、电驱桥方式。
车架正中心的位置放置电池箱,使得新车的重心更低,车辆运行更加的平稳。
而中国主流重卡企业则相继推出了多款新能源重卡。中国重汽一直致力于智能驾驶及无人驾驶卡车的技术研发与科技创新,目前已有多款智能驾驶产品在港口、矿区等特定应用场景实现商业化运营。
一汽解放方面称,在智能驾驶方面聚焦高速干线、低速港口和厂区场景,开发高速干线L2++级和低速L4级智能车产品。
“在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等多重推动下,新能源重卡行业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中国重汽认为,“中短途运输场景电动化的趋势逐渐明显。未来,随着智能化、轻量化等领域和‘三电’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重卡行业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俄罗斯的严寒公路上,中国重卡正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一位俄罗斯小伙为了买到中国重汽卡车,千里迢迢从莫斯科转到叶卡捷琳堡再去赤塔,即使因为供不应求多等了两个月也心甘情愿。
他清洗着二手中国卡车驾驶室的每个角落,满脸洋溢着满足与期待。
老司机涡轮油侠对此感慨:“这就像多年前我们追逐国外品牌一样,如今角色已然互换。”
国产重卡不仅在国内市场大放异彩,更在全球舞台上崭露头角,从追赶者蜕变为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