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油圈情报局 > 文章详情

润滑油企业技术战:巴斯夫专利 VS 中石化创新,分子改性技术主导高端市场

2025-11-03 14:17 涡轮油侠
涡轮油侠——专注润滑16年,助您看清当下,厘清趋势

   添加剂分子结构的博弈,正成为全球润滑油巨头较量的核心战场。 2025年,润滑油行业的竞争已从价格战转向技术战,分子改性技术成为主导高端市场的关键。在近期一场行业内部研讨会中,一位技术专家向笔者坦言。随着全球润滑油市场预计在2025年达到2379.8亿美元规模,中外企业在新一代添加剂技术上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01 技术博弈,跨国企业与国有巨头的差异化创新

       2025年,润滑油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技术分化,国际巨头与国有品牌在创新路径上展现出明显差异。巴斯夫凭借其含技术,在高端润滑油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这种抗氧剂通过曼尼西反应制备,在加氢基础油中展现出色的抗氧化性能。据实验数据显示,将其以0.25%的剂量添加到加氢基础油中,可将基础油的旋转氧弹试验诱导期从34分钟提高到296分钟,提升近8倍。与此同时,中石化采取了更注重实用性的创新策略。公司近期获得的“改善橡胶相容性的欧VI国VI发动机油组合物及制备方法”专利,专注于解决高标准发动机油与橡胶密封件的相容性问题。其技术核心在于使用聚异丁烯丁二酸酐衍生物作为橡胶相容改进剂,平均相对分子量控制在1000-1300之间。在润滑脂领域,中石化的创新同样值得关注。其开发的含有全氟聚醚油和合成烃基础油的润滑脂组合物,采用两种不同形态的聚四氟乙烯作为添加剂。微球型聚四氟乙烯D50为1-3μm,无定型态聚四氟乙烯D50为4-6μm,二者协同作用赋予润滑脂低摩擦系数和优异的润滑性能。

02 市场需求,新能源转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025年润滑油行业面临的最大变数来自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据行业统计,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5%,新增350万辆,这直接催生了针对新能源汽车的专用润滑油需求。“行业角色的重塑,使得润滑油从通用产品走向专用系统,从辅助保障到系统协同。”路博润发布的《中国车用润滑油行业破局、新生、增长愿景白皮书》中指出。面对新的市场需求,润滑油企业必须在技术路线上做出调整。低粘度技术、超低灰分配方、混动解决方案以及多燃料适配技术成为2025年技术竞争的焦点。中国主流乘用车发动机能效从2010年的33%,已稳步提升至2025年的45%,这意味着所有发动机工况及润滑油配方要求都发生剧烈变化。同时,天然气重卡市场份额达到20%,代用燃料的普及进一步驱动润滑油适配多元化燃料环境。作为从业16年的观察者,油侠认为,2025年润滑油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在统一配方平台上实现多元化市场的精准适配。

03 绿色转型,可持续发展下的技术革新

       随着全球范围内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绿色低碳已成为润滑油行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2025年,润滑油行业的竞争规则正在重塑。具备技术创新能力、环保产品布局与高效渠道网络的企业将脱颖而出。生物基润滑油等环保产品的研发加速,旨在降低对原油的依赖。“润滑油行业正经历从‘单打独斗’到‘协同进化’的转型,企业不再是孤立的产品供应者,而是生态系统中的共建者及价值共创者。”路博润亚太区销售总监张万兴指出。他进一步强调,企业必须以开放心态构建协同生态,打破壁垒、共建价值;以标准建设提升行业公信,形成“共识共建”;以绿色低碳为发展基石,让可持续成为行业“硬约束”与“新动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润滑油企业在2025年需要同时应对两大主线:一是市场集中度逐步提高,中小型企业因研发能力不足、品牌力薄弱面临淘汰;二是绿色低碳成为竞争核心要素。

04 本土崛起,中国企业的技术突破

       中国润滑油品牌正在通过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双轮驱动,突破高端市场。曾经由国际品牌主导的高端润滑油市场,如今迎来了中国企业的强劲挑战。如长城润滑油突破了航天级PAO合成油技术,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润滑强国”的跃迁。这类合成润滑油符合API、SAE、ACEA等多项国际标准,性能数值远超行业平均水准。本土品牌的崛起不仅体现在产品性能上,更体现在对全球标准制定的参与。刘茂树强调:“中国不仅是技术创新的策源地,更是全球标准制定的关键参与者。”跨国企业也已意识到中国市场的重要性,纷纷加大本土化战略。据涡轮油侠了解,某国际添加剂巨头的本土化战略已从单一的生产转型到全方位产品的研发以及供应链的生态贡献。他们持续加大对中国地区、亚太地区的研发投入,利用本地的实验平台以及全球的研发网络,实现本地化的基础研究、配方开发以及台架和行车试验的验证等全流程的开发能力。

05 未来赛道,技术竞争下的渠道变革

       2025年润滑油行业的竞争不仅限于技术研发,更延伸至渠道与服务模式的创新。中国汽车后市场年产值已突破1.5万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5年将保持年均6%以上的增长。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润滑油企业必须重新思考与渠道伙伴的合作模式。“润滑油企业的增长逻辑不该只局限于油品本身,而是要与车辆运行与养护为核心,主动拓展更广阔的汽车服务生态圈。”张万兴指出。在快保连锁渠道,提供智能换油系统、油品溯源服务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可显著提升服务效率与客户黏性。在整装市场中,与主机厂协同开发定制化润滑解决方案,可提升整车系统集成度与能效表现。4S店、独立维修厂、汽修连锁等服务终端对润滑油提出高性能、高效率、高利润的需求。这些需求变化迫使润滑油行业从“制造导向”走向“用户导向”,从“产品导向”走向“体验导向”。“在质的跃升阶段,润滑油企业需要打通‘润滑+热管理+表面保护’全生态链,帮助企业构建起更具延展性和抗风险能力的增长生态。”涡轮油侠如此观察。涡轮油侠认为,未来三年,润滑油行业将呈现“高端市场技术化、中端市场成本化、低端市场边缘化”的三元格局。企业需要明确自身定位,要么通过技术突破占领高端市场,要么通过规模效应控制成本巩固中端市场。

       对于广大经销商和修理厂而言,选择具备持续技术创新能力、拥有清晰新能源适配路线的品牌,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关键。


标签: